东北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呢?有关于东北文化的习俗和风俗习惯是什么呢?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东北有什么文化特色的相关文章。
东北有什么文化特色
东北文化特色有哪些?
东北地域文化包含着三种文化类型:一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二是中原文化、汉文化,三是异国文化。东北地区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从原始社会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在,东北地区的原驻民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特别到汉代,汉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主流。东北地区族群主要由三种人组成。第一种是流民,第二种是谪戍,第三种人是移民。这三种人均以山东、山西、河北为主,给东北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为东北注入了新的文化。其中中原文化的影响最大,东北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发生、发展,吸收、融和其他文化,有次序的传承下来的。到了明清以后,中原文化已经完全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体。由多民族的融和、多元文化的共生,使东北地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包容性、开放性。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日俄侵占了东北,从建筑、语言到饮食习惯,对东北地区有一定影响。
地域文化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影响目前,中国有30处自然与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辽宁有6处名列其中。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中国辽宁·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上,辽宁推出总计6处世界文化遗产组成的世界遗产旅游等20多条特色游线路,作为北方城市的旅游品牌,吸引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的八方游客。这6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九门口长城、沈阳故宫、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高句丽”遗迹。此外,东北三省还联手推出了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四市组成的东北三省四市旅游线路,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发挥出各自优势,打造出特色产品。如满族及清代历史文化、近代史迹、历史名人、奇特景观、老工业基地历史等。同时,将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满汉全席”、“老边饺子”、“东北大秧歌”、“二人转表演”等极具东北特色的饮食文化、关东风情和民族文化加以展示。
盘点东北有哪些特色文化习俗
东北风俗一:四大香
即使是在东北,你要随便问一个人,什么是四大香?恐怕大多数人都回答不出来。因为这四大香对于今天的东北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香了,时代变了,人们的追求也就变了,但在东北老人的头脑中,四大香还是占有一定位置的。
这四大香指的就是:开江的鱼、下蛋的鸡、回笼的觉、二房的妻。
这四大香不难理解,是指四种叫人向往的梦想,实际上也是一定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一些事物的错误理解。
开江的鱼。初春料峭冰雪融化,这个时候捕捞上来的鱼据说最好吃,做这种鱼要用开江的水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可为什么开江的鱼是最好吃的呢?这个就谁也说不明白了。其实鱼最好吃的时候应该是鱼肥的时候,肥鱼才好吃,瘦鱼是不好吃的。而开江时的鱼是最瘦的,经历了一个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在冰下的鱼生活得很苦,没什么可吃的,活动范围又小,处于饥饿状态,身体里储存的养分已经消耗殆尽,这个时候捕捞上来的鱼是最没滋味的了。而这个时候人们也是刚刚从冬天里熬过来的,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没了,饿的也剩下皮包骨了,身上的油水也熬干了,所以好不容易看到开江了,就迫不及待地下网捕鱼,捕上来的鱼甚至都来不及拿回家去,就地就煮了,水自然就用江里的水了,连点调料也没有,但对于苦熬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来说,难道还有比鱼更好吃的嚼裹吗?绝对没有!所以人们就误认为开江的鱼是最好吃的。今天再也没什么人吃开江的鱼了,另外,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鱼也没有野生的了,全是饲料养出来的,甚至都是添加了激素的了。
下蛋的鸡。下蛋的鸡到底好不好吃只有比较才知道。鸡肉好不好吃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要嫩,一个是要鲜。而要满足这两点要求就必须符合下面三点要求:一,必须是当年的鸡,这样的鸡嫩。二,必须是母鸡,公鸡性成熟早,发生性行为就早,发生性行为之后的公鸡味道就不鲜美了。三,要未下过蛋的鸡,这样的鸡就如同少女一般味道自然要比生过孩子的鲜美了。所以说,民间传说炖老母鸡好吃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而下了蛋的鸡就没有鲜美的味道了,还会有一种腥臊的味道。可是在过去,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没有什么可吃的,在母鸡下蛋的几个月里人们是很难吃到鸡的,总也吃不到鸡,自然就想吃鸡了,所以就对下蛋的鸡垂涎三尺。可是这个时间段内,人们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吃鸡的,这就导致了人们认为下蛋的鸡是最好吃的观念。
回笼的觉。睡回笼觉是很舒服的,但必须在寒冷的冬天感受才会深刻,其他季节是无法感受出来的。过去,人们冬天里是没有经济能力在夜晚里把屋子烧得暖暖的,通常夜晚里都要熄火。可是你要知道,东北的冬天是十分寒冷的,夜晚屋子里都在零度以下,屋子里是要冻冰的。在这样的屋子里睡觉,人们都要把自己紧紧地包裹在棉被里,甚至连脸也要埋到被子里面,露出的头发,尤其是刘海儿部分是要上霜的。在这样的夜晚里人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起来出被窝的,尤其是凌晨的时候。可是凌晨却恰恰是要起来的,如起来磨豆腐、喂牲口等等很多事情需要这个时候做。起来干完活之后,人们的困劲还没有消退,就又急急忙忙钻回被窝,接着再睡。外面很寒冷,钻到被窝里自然就感到热乎乎的舒服,这是一种无比的享受,所以回笼觉就显得舒服无比了。
二房的妻。过去人们娶妻比较早,对夫妻之间的事情很不了解,在懵懵懂懂状态下毫无乐趣而言,所以首婚对于男人来说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学习和探索,而再娶时就明白其中的奥妙了,知道如何享受做人的乐趣,所以说娶来二房的妻是最香甜的事情了,新鲜而又知“礼”,当然这个“礼”是行“周公之礼”的“礼”了:)
这四大香我说明白了吗?
东北风俗二:三宝
东北三宝是过去东北人心目中的三宝,对于今天的东北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宝了,这就是时代的力量。时代可以废物变宝,也可以宝变废物,今天的东北三宝几近废物。
那么什么是东北三宝呢?东北三宝具体指的就是人参、貂皮、靰鞡草。
人参不用说了,人人都知道的东西,以吉林长白山出产的野山参最为宝贝,但东北人很少有人吃人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好像人参对东北人不起作用。全国最大的人参集散地就在吉林抚松,抚松的人参都是一大堆一大堆地卖,就如同卖大萝卜一般,价格极其便宜。在抚松人参市场连鹿鞭都成堆地卖,那才叫个牛逼呢!
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毛皮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是人们战胜严寒的利器,没有毛皮的人家是不可想像的,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离不开毛皮。毛皮中以貂皮最好,色泽光亮,柔软暖乎,关键是貂皮在冬天里不结冰不上霜,是上好的皮子。通常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才有条件用得上,实在爱美的姑娘也就对付个狐狸皮,普通人都使用狗皮、羊皮什么的。
靰鞡草是东北特产,这种草具有干燥后不脆不断柔软温暖的特点,所以东北人都用靰鞡草来楦鞋抵御寒冷。过去的东北人冬天是很难过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抵御寒冷,尤其是没有棉鞋。冬天里,人们用整张的牛皮做成比脚大很多的鞋子,脚面部位用牛皮绳穿成一圈然后系上,这样一勒,鞋面就成了包子的褶子了,很有特点,这种鞋被称为牛皮靰鞡,简称靰鞡。靰鞡草的名字就来自于靰鞡鞋的名字。牛皮靰鞡不是什么人都能穿得起的,通常是赶车老板子才有资格穿,赶车老板子在大大的牛皮靰鞡里面再穿一个厚毡靴,也就是用毡子做的大毡袜,白色的,厚厚的,毡袜里面再楦进去靰鞡草,用靰鞡草把脚包住,没有袜子。
靰鞡草需要先用木棒敲打软了才可以楦在鞋里,这样包裹后的脚很严实,但缺点是脚出汗了也散发不出去,就积攒在鞋里了,所以每天晚上脱鞋的时候,脚都是潮潮的,靰鞡草也是潮的,鞋子也是潮的,这样就必须用火烤,烤干了第二天才能穿。所以家家户户晚上都要把一家老小的鞋子里面的靰鞡草掏出来,和鞋子一起围放到炉子的周围烘烤,等第二天早晨起来了,鞋和靰鞡草就都烤干了,然后再把靰鞡草楦到鞋里面去。其实这样烤也不是很容易的,如果离火太近就烤着了,鞋要是烤着了就坏了,就没有穿的了。如果离火太远,又没有烤好,第二天鞋还是潮的,这样潮的鞋穿出去立马就会冻住,脚也会被冻住。过去的东北人几乎人人的脚都被冻伤过,把脚冻掉的事情也是听说过的。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出现一种橡胶棉鞋,也是牛皮靰鞡的样子,颜色通常是黑的,也有棕色的,东北人称之为胶皮靰鞡。这种胶皮靰鞡是东北人棉鞋的一次飞跃性进步,有了这种棉鞋后大家都可以在冬天里到户外活动了,这是对东北人的一次解放。但这种棉鞋也无法完全解决抵御寒冷的问题,也需要在里面楦靰鞡草,只是需要的靰鞡草不是很多罢了。对于东北人来说,那是一个难忘的靰鞡草时代。
今天的东北人再也不需要靰鞡鞋了,所以靰鞡草也就没有了价值,于是东北的三宝又变成了人参、貂皮、鹿茸角了。人参仍然是保健佳品,貂皮不再是保暖用的皮子,已经变成时髦女性的装饰品了,保暖的含义不复存在。鹿茸角是滋补壮阳的药品,要想成神仙,鹿茸角是不可少的。
东北人对这三样新宝也不是很在乎了,因为已经有人工代替品出现了,美观实用。天然的东西虽然很好,但往往有着不可克服的缺点,无法达到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了。
东北风俗三:大酱
东北人就没有不知道大酱的,我估计也没有人没吃过大酱的,因为大酱是东北人生活中无法离开的副食。
过去的东北家家户户都做大酱,还没听说哪家不做大酱的。现在城市里的家庭已经很少有做大酱的了,一个是东北的年轻人已经不会做传统的大酱了,另一个是因为现在的大酱已经是机械化生产,成瓶成袋地出售了,所以人们就没有必要自己再费事做大酱了。
但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大酱很少是黄豆做的,为什么不再用黄豆做了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用黄豆做大酱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生产大酱的厂家都改由玉米来做大酱了,而玉米做出的大酱一个是口感不好,味道不纯正,另一个就是没有营养。即使是标明用黄豆做的大酱,也不是百分百地用黄豆做的,黄豆只是大酱中的一部分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感觉从商店里买回来的大酱味道不对劲也不好吃的原因所在了。
大酱是东北的特产,之所以大酱是东北的特产,是因为做大酱的原料大豆是东北的特产。
过去,一到秋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做大酱,首先要把黄豆洗干净,然后用大铁锅烀面,烀黄豆的时间大约要两三个小时,需要文火。烀好后的黄豆要捣碎,这个工序很费劲,不好捣,需要身体好又有劲的人来做,一大锅烀好的黄豆捣碎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捣碎后的黄豆脱成坯,坯子是长方形的块状,长度大约一尺多,宽度大约半尺多。然后用纸严密地包裹起来,放到屋子干爽通风的地方。这种包裹起来的长方形烀好的碎黄豆坯子称为大酱块子,所以东北学校的老师经常骂学习不好的学生的脑袋是大酱块子脑袋,也就是说这个学生的脑袋是死芯的,不转个,笨。
做好的大酱块子一直要放到来年春天的五月,然后正式开始做大酱,也就是真正地开始用酱缸做大酱了,东北人把这个程序称之为下大酱。
下大酱首先要把包裹了一冬的大酱块子打开,把裂缝中生的虫子用水冲洗掉,通常应该是不会生虫子的,除非没有包裹严实,没有包裹严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纸少,没有包严。为什么不多用些纸呢?因为没有纸,这就是时代。
冲洗好的大酱块子,需要掰成拳头大小的碎块。凉干后倒入缸里,再倒入水,水要比碎大酱块子多很多,再放入适量的大粒盐。然后再把酱缸用纸封好,把封好的酱缸放到室外的园子里,让阳光照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大酱发酵,发酵过程大约需要十多天。
等发酵差不多了,再打开封纸,用大酱耙子捣酱。大酱耙子是用木头做的,一个圆木棒,一端钉一块巴掌大小的长方形小木板。每天都要捣酱十几分钟,通常启封后再发酵十多天就基本上可以吃了。但这还不算完,还需要每天捣酱,大酱每天仍然在发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几乎持续整个夏天。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酱缸保护不好的话,就会生蛆,蛆长到一定长度就会顺着大酱缸的壁往上爬,大酱生蛆是做大酱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几乎所有人家的大酱都生过蛆。但大酱生蛆对人的身体是没有害处的,只是看着不舒服而已。所以东北有一句常用的话,就是:酱缸里面的蛆,不咬人硌痒人。这句话通常指那些让人讨厌的人。柏杨把中国人也形象地比喻成酱缸里面的蛆,说中国人只会在酱缸这么一个小天地里爬,还互相乱拱。
大酱最简单也是最好吃的方法就是小葱蘸大酱,百吃不厌。
现在非常时髦的韩国大酱与东北大酱不太一样,但韩国大酱是东北大酱的一个分支,韩国大酱是几百年前从东北流传过去的,东北大酱流传到朝鲜半岛后被改造成现在的样子了。延边地区朝鲜人做的大酱则是典型的东北大酱,但也与东北汉族人做的大酱味道有所不同,具有民族特色。
东北风俗四:南北大坑
东北土著文化实际上就是满族文化,满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性。就拿家家户户睡觉的炕来说吧,就非常有特点,满族民居的房子都是坐北面南的,是朝阳的房子,这样建房子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对冬天屋子的取暖有很大好处。当然也有厢房,但厢房就比较少了,所以这里就不说了。
满族民居最大特点就是屋子里面的炕特别显著,通常有两铺炕,一南一北互相对应,以大著称。过去东北人把窑姐卖淫称为卖大炕,就是因为用来卖淫的炕很大。
平时一家人主要是以炕为活动舞台,屋子里很少有椅子,大家没事儿时都坐在炕上,通常是盘腿而坐。有事儿的人或者来人都坐在炕沿上,腿耷拉在地上。
炕都是火炕,与外屋地上的大灶坑相连接,烧火做饭时烟就从炕下面的炕洞子通过,于是炕就热了,但要是在冬天里仅仅靠烧火做饭来把炕烧热了还达不到需要的热度,所以还要在炕洞子里烧木材。但由于炕大,受热的地方不均匀,炕头热度高一些,炕梢热度差一些。所以人们晚上睡觉时都愿意睡炕头,不愿意睡炕梢。但一家人谁睡炕头谁睡炕梢不是随便的,是由每人在家中的地位决定的,通常都是家里的男主人也就是一家的老爷子睡炕头,紧挨着的就是女主人了,然后才是孩子。但孩子睡觉的顺序通常却是越小的越靠炕头这边,越大的越靠炕梢一边。
东北民居的炕不仅仅是睡觉的,还是取暖的。所以冬天时炕面上是不能放东西的,被褥什么的都要卷起来,以便用来散热,散热效果好,屋子就暖和。
炕表面铺的是炕席,炕席是用高粱秸子编的,越使用越亮。牛皮纸进入生活后,有条件的人开始用牛皮纸糊炕,上面刷上清油,这样的炕面非常明亮,而且还干净,比炕席的效果要好很多倍。
炕很重要,是东北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地方,如果东北民居没有炕,那简直不敢想像。东北人一日三餐也都是在炕上吃的,吃饭的时候炕上放一个炕桌,家里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盘腿坐在最里面,男人通常都是坐在里面的,女主人坐在炕沿的位置,负责给大家添饭递东西什么的,是伺候吃饭的。
孩子们放学写作业或玩耍也是在炕上,来人了也是要让到炕上去坐的,通常每一家人都会有一个烟笸箩,里面放着烟叶、烟纸和火柴,来人了就把烟笸箩往坐在炕上的客人面前一推,说自己卷一只烟抽吧,于是大家就人手一只烟,吞云吐雾起来。
可以说炕是东北老百姓生活的舞台。
东北鲜为人知的六大多彩文化艺术
关东黑土地上的文化艺术——龙江剧
龙江剧顾名思义,是黑龙江那疙瘩的戏剧,诞生于1959年,是我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并且,3800多万人口的黑龙江,龙江剧是惟一的地方剧种。龙江剧融合了二人转和拉场戏等东北特有的地方曲艺腔调,吸收了东北大秧歌等东北民间舞蹈,借鉴了兄弟剧种的艺术精华,既突出母体二人转粗犷火爆、泼辣幽默、载歌载舞、乡情浓郁的个性特征,又融汇中国传统戏曲的共性风采。龙江剧主要流行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嫩江、绥化、德都和富锦等地区。在这些地区游客可欣赏龙江剧的经典剧目有《寒江关》、《春灵庵》、《双锁山》、《俩新媳妇》、《结婚前后》、《张飞审瓜》、《皇亲国戚》等。
学东北方言:
那疙瘩:实是“那圪垯”。东北方音中的“那疙瘩”,换成普通话就是“那地方”或“那块儿”的意思,若再简洁点儿就是“那儿”的意思。
关东黑土地上的文化艺术——吉剧
一方水土一方民,一方人民养育了一方艺术。白山黑水之上的吉林省民风淳朴豪放,喜兴红火的吉剧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东北地区的很多戏曲剧种都跟“二人转”有血缘关系,吉剧也不例外,也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他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逐步发展而成的。吉剧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代表剧目有《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桃李梅》等。嗑瓜子,看吉剧,和东北老乡唠唠嗑,到东北旅游感受关东风情一定不要错过这样的体验。
学东北方言:
唠嗑:谈话,聊天。
关东黑土地上的文化艺术——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到东北旅游,不用花钱,上该里溜达时就能看到最地道的东北大秧歌,每逢重大节日,东北人就会自发地组织秧歌表演和比赛。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就能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等,纷纷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轻快上路。各种舞蹈中尤以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最为著名,这些舞蹈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
学东北方言:
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里闲逛。
关东黑土地上的文化艺术——望奎皮影
精美绝伦的影人、高亢委婉的腔调,黑龙江省望奎县的皮影艺术以它独具特色的魅力感染着人们,“皮影之乡”望奎的皮影戏,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大约在1865年前后,就有皮影艺人活动。千百年延续下来的皮影艺术在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风格独具的音乐艺术、巧夺天工的雕镂艺术、技艺高超的表演艺术。其中,在人物造型上,各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影人,不仅是影戏中的“演员”,也是精美的工艺品,着实招人稀罕。遗憾的是,古老的望奎皮影艺术历经风风雨雨,目前也面临“后继无人”,能够真正参加演出的皮影“影箱”仅剩下一个,皮影艺人严重老化,会雕镂影人的只有两人,且均已年近古稀,皮影戏基本处于停演状态。但还是有一些传统影卷和影人流散在民间,等待我们去寻找。
学东北方言:
稀罕:意为“喜欢”。
关东黑土地上的文化艺术——兰西挂钱
东北民俗中的挂钱,过去是大户人家过年时为显示自家富贵,常把大钱串起来挂在家里;而贫穷之人为表达自己的愿望,利用剪纸剪成大钱也把它挂出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年那种纸制大钱,演化变成了精美民间工艺品。家家户户贴挂钱,浓郁的年味也就在一幅幅挂钱中显示出来。黑龙江兰西县挂钱是剪纸中比较特殊的,具有自己的强烈个性魅力。讲究古朴而高雅,婉约而绚丽,深得大家的喜爱,兰西百姓常言道:“挂钱之花、开满万家、栖在窗棂、飞落天崖”。兰西挂钱的技艺是杠杠的,传统剪子铰,阴刻法、阳刻法、阴阳结合法、香火烧、嵌法及翻转等方法都别具特色。兰西挂钱与东北的冰雪环境、地方文化、民间艺术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创作题材很有民俗特色、内容十分广泛、纹理装饰细腻、表现手法非常多样。到东北旅游游客,可以到兰西看最传统的挂钱技艺,更可以将兰西挂钱作为旅游纪念品带回家。
学东北方言:
杠杠的:意思就是“很好,非常好,没的说”等。
关东黑土地上的文化艺术——海伦剪纸
2013年6月3日,***参观哥斯达黎加国家儿童医院时将中国剪纸作为“国礼”赠送给当地儿童,剪纸在中国民间艺术的地位可见一斑。但作为中国“剪纸之乡”的黑龙江省海伦市却不为众人所知,但它的剪纸工艺绝对是拔尖儿的,早已蜚声省内外。海伦剪纸主要是指海伦市的东方红、护林、双录、伦河、海兴、海北、长发等地的剪纸。这些剪纸有画幅较大,风格粗犷,刀锋稚拙而有力等特点。除在大红纸上剪花之外,多用灯烟熏黑办法,在剪好的黑花纸背面再衬贴上鲜艳的五彩纸、蜡光纸、金银箔等,色彩效果明快夺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海伦当地,剪纸工艺品流传甚为广泛,从城镇到农村,几乎屯屯院院都有。特别是寒冬腊月,人们准备过年时,能剪善绣的巧女人家便自己剪刻各种墙花、窗花,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拔尖儿: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