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东北的文化,耳熟能详的是哪一种呢?说到东北的民间音乐你又大概了解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以下文章了解一下吧!
东北音乐文化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形式与特征
提起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人们自然会想起东北的民歌、大秧歌、二人转等艺术形式。它们既是东北地域民族民间文化精英典型代表,也是东北满、汉等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晶。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东北女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一书中的第二章开首这样写道:“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萧红未必想到有关音乐的问题,这段文字却有代表性,一般人提起东北民间音乐,往往可能会想到这些,也就是说,东北的民族民间音乐在秧歌里,在祭祀中,在二人转和地方戏的舞台上。
东北民歌是对流传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汉族小调的统称。“东北民歌的特点是诙谐、风趣,许多歌曲常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东北的汉人大都来自山东、河北、等北方各省,他们与东北各民族共同创造、发展了风格独特的东北民歌。东北的民歌泼辣、爽朗、火爆、粗犷风格特征形象地反映了东北人的那种热烈、率直、豪放、淳朴的性格。东北民歌的表达方式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很少修饰。东北民歌旋律优美、自然流畅,语言质朴、感情率直。平稳中有时猛然会出现六、七度大跳,是旋律跌宕起伏。同时大量衬词的使用渲染了气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旋律更加流畅上口。节奏规整,与歌词结合紧密,多采用2/4拍,呈现一种字多腔少,前密后疏的状态,这种节奏形式给自然流畅的旋律以有力的推进,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调式上,东北民歌以小调为主,以宫征调式为多,也有商羽调式。
大秧歌是从关内走来的。张志康先生撰文《胶州秧歌与大秧歌起源》考证说:“《胶州市文化志》载东小屯‘马、赵二姓,弃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从乞讨卖唱,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和具有胶州地方色彩的小调,他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提炼加工,至清朝中期,逐渐成为定形的舞蹈秧歌。’此说忽略了关键问题‘秧歌’一词的由来。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是南方劳动人民插秧所唱的劳动小曲。胶州所以有南方秧歌,是因为胶州在唐宋时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北宋时期作为北方唯一设置市舶司的码头,与江南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与南方商业贸易的往来,南方的文化艺术如秧歌等劳动小曲也随之传至北方。胶州秧歌应该是引进江南地方曲调,吸收了北方杂剧的精华,形成的新艺术形式。”无论怎么说,东北大秧歌是从山海关的那一边走来,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电视剧《闯关东》反映了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自发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之一,便是将秧歌带到了东北,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东北人民最重要的娱乐活动”。
东北大秧歌是集歌、舞、戏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其主要的风格特点与东北文化的总体风格相一致,“东北大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3)他的音乐分两部分,演唱音乐和乐器伴奏音乐,伴奏乐器主要有锣鼓、打击乐器和唢呐。东北大秧歌的节奏欢快、泼辣,使秧歌表演更加热烈。东北秧歌音乐的调式以宫调式、征调式较多,羽调式、商调式次之,角调式的乐曲较为少见。宫调式、征调式较为明亮。
二人转艺术同样体现了东北文化的风格特征,是东北最重要的地方戏。它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形成与清中叶,源于东北民歌和大秧歌,吸收东北大鼓、河北说唱艺术莲花落、评戏、河北梆子等曲调构成。它独有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东北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东北人的性格、情感和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东北文化的内核。二人转的内容带有浓厚的喜剧色彩,唱本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喜剧效应是其表演风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他的舞蹈是来自东北大秧歌中的浪三场、掏灯花、舞手绢等基本功,同时还吸收了许多民间舞蹈成份,如武打、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东北民谚“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表明了二人转在东北民间受欢迎的程度,它已成为东北百姓重要的精神食粮。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说到唢呐,在东北民歌和戏曲的伴奏中,唢呐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乐件,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唢呐就没有东北的地方戏曲。的确是这样,如果把唢呐拿掉,东北的民族民间音乐将无法想象。有人曾将东北的唢呐和别个地方的唢呐做过对比,结论是这样:和陕甘一带以商调和羽调为多、旋律凄美温婉不一样,东北的唢呐以宫调、征调居多,情绪活泼,节奏轻快,调性明亮,旋律激进亢奋,主题大多积极乐观。
唢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既能吹悲,又能吹乐,刚刚在一家吹过丧葬,反过头又跑另一家去吹嫁娶,它是中国一个很民间的东西。“唢呐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在民间无论是红白喜事,在乐礼中,唢呐都是不可缺少的几件乐器之一。”
唢呐原流传于波斯和阿拉伯,金元时传入中国。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向纵深进入了。秧歌和唢呐皆非东北原有,东北人何以选中了它们而且在万千乐器中独重唢呐,又何以在接纳、演变和发扬光大的过程中使东北音乐形成“俏浪、喜庆、热闹、火爆”这样一种风格和特点?总观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以热闹和喜气洋洋为主,这也许不是偶然的,其中应该有深深的文化影响在起作用。
综上所述,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突出特点可以说是俏浪,喜庆,热闹,火爆。这三种艺术形式是东北最普及、最广泛、最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风情和特色,这与东北文化总体特征相一致。
东北民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方面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东北民歌的内容常常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它唱出了人民的痛苦和欢乐,记述了黑土地上的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而且还具有鲜明的阶级意识和强烈的阶级感情,爱与憎的倾向总是鲜明得毫不隐讳。旧社会,劳动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日寇的铁蹄践踏东北三省。那时黑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悲惨的情景在东北民歌中体现着,如《煤黑子苦》就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东北汉子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解放后广大劳动人民又创作出许多唱翻身,唱解放,歌唱领袖,歌唱**党,歌唱自由幸福生活的歌曲。如:《新东北风》、《翻身五更》等。
在东北民歌中有许多歌曲是与生产劳动实践密切相关的,如节奏鲜明的劳动号子:《哈腰挂》、《拨粮包号子》、《打路基歌》等,有的直接反映劳动的场面、劳动的情景、劳动的心情,也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勇敢、不怕困难,充满人定胜天的必胜信念,如:《姐妹上场院》、《卖饺子》、《生产忙》、《气死龙王》等。也有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爱情及地方习俗的歌曲。如:《摇篮曲》、《瞧情郎》、《反对花》、《回娘家》等。
东北民歌,孕育在这片黝黑的土地上,孕育在豪爽、乐观的东北人的血液里,它们把人们劳动中的苦与乐、生活里的喜与悲,把民俗、情趣、青山、秀水,把小伙子、俊姑娘那份羞答答的爱用欢畅的、粗朴的、奔放的、柔婉的腔调唱出,织出了一幅幅色彩浓烈独具地方风味的民俗画面。新货郎、瞧情郎、乌苏里船歌等,每一首歌里都散发着黑土地上的玉米香,每一句歌词里都透出东北人的豪气。
调式方面
东北民歌以小调为主,以宫征调式为多,也有商羽调式。
如:《东北风》、《放风筝》、《翻身五更》、《庆新年》、《小看戏》、《回娘家》、《摇篮曲》等均为征调式,《丢戒指》、《卖饺子》、《秀云肩》、《小拜年》等均为宫调式;《茉莉花之二》、《正对花》等为商羽调式。东北民歌总体上给人以明朗、活泼的感受。
旋律方面
东北民歌的曲首往往是同音反复、或使用重复的表现手法,二者也常常叠用,继而用“加花”或“放宽”或“紧缩”等手法。
东北民歌在旋法上常出现四度旋律音程的同时,更突出使用小三度音程,旋律性较强,节奏规整。人民很善于运用音乐的表现因素,短小简练的手法,创造出鲜明、准确而生动的音乐形象,表现深刻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东北民歌旋律清新明朗,节奏规整,接近自然语言形态,多采用2/4拍,形象准确生动,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表现手法上还有这几个突出的特点:
①运用四季、五更、十二月等来取缀多段唱词,形成分解歌的形式。例如《正对花》、《反对花》、《翻身五更》,以此表现出人民较高的创作才能及艺术性。
②衬字衬词的使用是东北民歌的特点,如:《小看戏》表现出东北人特有的诙谐、风趣。
③舌尖颤音贯穿全曲,加上模仿锣鼓声所使用的衬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如《正对花》。
有时歌词中方言的运用,更突出了东北的地域特征,听起来让人有亲切感。 推荐阅读:岭南早茶文化
东北民歌的艺术价值
东北民歌表达了东北人民勇敢的精神、勤劳的作风及火热的情怀。它凝聚着东北人民的智慧,是关东人民的杰作,东北民歌在我国的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东北民歌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民歌王郭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东北民间音乐,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生命。同时,他又通过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唱,把东北民歌和具有东北地域风情的创作歌曲介绍给了全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使东北地区的音乐在中国和世界音乐园地里更为光彩夺目。
2、东北民歌促进了“二人转”及东北大秧歌的发展
传统音乐的五大类(即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从来都是互相影响和吸收,互相丰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从基本的方面看,民歌又是其他各种音乐的基础。东北民歌也影响促进了东北的二人转、东北大秧歌。两者都从民歌中吸取材料。
3、经典器乐曲源于东北民歌
独奏曲《赛马》与《江河水》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风靡全国,轰动海外,成为我国二胡的经典曲目。其中《江河水》这首乐曲是黄海怀将同名的东北民歌《江河水》移植改编为二胡独奏曲,该曲悲愤的旋律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在1965年拍摄的电影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以一盲公卖孙女的悲惨场面,配以二胡独奏曲《江河水》的悲愤旋律,深刻地表现了旧社会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此曲和《赛马》直到今天,仍然盛传不衰。而《江河水》已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之中。又有许多演奏家将东北民歌《摇篮曲》、《回娘家》、《月牙五更》、《瞧情郎》分别改编为小提琴曲、唢呐独奏、板胡曲及爵士乐等,让人耳目一新。随着现代化的电声乐队的发展,东北民歌又有新的演绎,为东北民歌注入了新的生机。
4、东北民歌的精髓滋润艺术家的创作
八十年代创作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王德词刘锡津曲)描绘了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塑造了北方人纯洁、崇高的精神境界,旋律宽广而婉转。《十五的月亮》(石祥词、铁源曲)赞颂了军人及军人的妻子为祖国守边防,甘于奉献的精神,旋律优美而细腻。还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想给边防军写封信》、《辽河水从我家门前走》这些歌曲,一问世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广为传唱,家喻户晓,如今已成为经典之作,久唱不衰。细细品味,旋律中都吸收了东北小调的味儿。这些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许是有意的,也许是无意的,但是,这种艺术精髓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在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们的创作。
新时代,《大辽河》、《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过河》、《家在东北》这些创作歌曲唱遍大江南北,也无不吸收了东北民歌的精髓。
由沈阳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蹈系列剧《月牙五更》是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舞蹈艺术精品。它以东北民间广为流行的同名民歌《月牙五更》为主旋律,并以鲜明的关东舞蹈风格,描绘了关东大地人民群众世世代代拼搏向上的生存意识,构成了一幅幅多彩、情趣盎然、美丽纯情的生活画卷。该舞剧曾在中南海演出,并先后在上海艺术节、杭州艺术周、香港“神州艺术节”等艺术盛事上演出,受到国内外舞蹈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再一次展示了关东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 推荐阅读:岭南园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