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分类:
腰腿痛作为一类病状,涉及腰椎椎骨序列、腰椎椎间盘、腰椎椎旁肌肉等软组织及坐骨神经等多个部位的病变,与之相关的常见疾病包括:
1、慢性腰肌劳损:主要是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损伤因劳动中长期维持一不平衡体位,如用同一侧肩膀扛重物,长期从事弯腰工作,习惯性姿势不良等,或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后,未作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局部反复损伤,出血渗液,产生纤维性变或瘢痕组织,压迫刺激神经形成慢性腰痛。
2、退行性脊柱炎:是中年以后发生的颈、腰椎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等慢性退行性病变(发生于颈椎的叫颈椎病)。其病变特点是脊椎椎体边缘的唇形变或骨刺形成(即骨质增生),年龄增长导致的椎间盘失水变性,老年性骨松变(与钙吸收不足有关)都会引起骨刺形成。骨刺的产生是一种变性脊柱的保护反应,一般在初发生时有些疼痛和不适,已发展成熟后,症状也可消退,但骨刺压迫与脊柱有关的组织,如脊髓、神经根、肌束时,可产生腰部疼痛不适的症状。
3、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是脊椎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由外围的纤维环包绕其中的髓核及构成椎间盘上、下壁的软骨板组成,周围有韧带加固维护,但腰椎部分维护椎间盘的后纵韧带较窄,腰骶部又是人体承受动、静力最大的部位,在椎间盘本身发生退行性变,腰部持续劳损,受寒等的作用下,椎间盘难以维持原有的位置,有可能向某一方向突出,最常见的椎间盘突出见于第4—5腰椎及第5腰椎、第1骶椎之间,突出多数向一侧后方,压迫坐骨神经产生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感,腰部活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二、中医经络分析:
腰腿痛包括单纯腰痛或腰痛连及腿痛者,虽然以西医诊断来看,包括若干类疾病,但以中医观之,无外乎虚实两方面,实证包括劳损受伤所致,气滞血淤,受寒引起的寒凝湿滞,虚者则以肾为主,因为腰为肾之府,且肾主腰脚,肾气亏虚,往往是慢性腰痛的内因。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脊柱两侧后腰部肌肉,下行双腿后面,足少阴肾经连脊柱,属于两侧肾脏,均为治疗腰腿痛的必取部位,足少阳胆经走行于腿外侧,是坐骨神经痛最常影响的部位,故胆经的穴位也很常用。
三、砭石治疗保健:
1、活血止痛;在腰背部由上至下施以滚揉、刮擦等手法,由腰部以上至骶尾部,疼痛或压痛部位宜由浅至重。在一些受损伤的部位可触及硬条索样组织,触之疼痛明显,可做弹拨手法,横向拨动条索,弹拨数次或十几次,以达到消除局部粘连,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供应的作用。
2、通经荣脉:自臀部以下,沿足太阳膀胱经线(臀部正中及下肢后面正中线)以砭尾进行点按力量适度,可由轻渐重进行,重点点按承扶(臀横纹正中),殷门(承扶下6寸,大腿后面正中点稍靠上),委中(蝈窝中),承扶(小腿后面中点)等穴位。坐骨神经痛者由上至下治疼痛部位滚揉、推刮,点按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等穴位。
3、补肾温阳:按压肾俞、志室、大肠俞等穴位,揉涌泉、压太溪。以电热砭温敷腰部,坐骨神经痛者在疼痛最重处做温法。
注意:妇女月经期、怀孕期在腰骶部慎做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