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砭石知识砭术治疗

砭石治疗痹证

2010-05-06 00:27:12 作者:azg168 风水网

痹证是指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根据病邪偏盛和症状特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常见于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病。
【临床表现】
本病以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等为主症。
【病因病机】
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等邪及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经络,导致气血痹阻不通,产生本病。风、寒、湿三邪常合而致病,湿与热又常同时致病。
【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常有发热及游走性、不对称性关节红、肿、疼痛,特别是膝、肘、腕及踝关节,一般1~4周内症状消失,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手足小关节,以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僵”为特点。大多数是对称性、游走性,伴关节腔内渗液,近端指关节常呈棱形肿胀,最终导致关节僵硬、畸形,症状缓解与反复多次交替发作,本病可破坏骨质。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占80%。
骨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为特点。X线检查可见关节边缘尖锐,有唇样骨刺或骨桥形成,关节间隙不匀称、狭窄等。
【辨证】
1.行痹(风痹)
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
2.痛痹(寒痹)
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湿痹)
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
【治疗】
1.治则:通经活络止痛,行痹兼活血祛风;痛痹兼温经散寒;着痹兼除湿化浊;热痹兼清热消肿。
2.基本操作及处方
根据发病部位循经或取穴。
(1)肩部
a.肩髎、肩腢、臑俞点压;
b.肩部及周围刮法;
c.循经在肘部、腕部经筋施以拨法。
(2)肘部
a.曲池、少海、小海、尺泽、天井点压;
b.循经在肌肉丰满处拍法;
c.肘关节守法。
(3)腕部
a.阳池、外关、阳溪、腕骨点刺;
b.使用砭石珠串在腕关节部施以守法;
c.循经在大小鱼际及掌心施以拍法;
d.手背循经筋拨法。
(4)股部
a.取伏兔、殷门、风市、承扶、阳陵泉、秩边、环跳点压;
b.使用砭尺或砭砧在环跳、伏兔穴处施以拍法;
c.使用砭石珠串在足踝部守法。
(5)膝部
a.膝眼、梁丘、膝阳关、鹤顶点压;
b.使用砭板弓背循经在膝双侧刮法;
c.使用砭砧或砭尺在腘窝委中处施以拍法。
(6)踝部
a.申脉、照海、昆仑、丘墟点刺;
b.足背部、侧部循经筋施以拨法;
c.小腿段循经皮部拍法;
d.使用砭石珠串在踝部实施守法。
(7)脊背
a.大椎、身柱、大杼周围刮法;
b.华佗夹脊划法;
c.在双膀胱经循经竖擦法。
3.加减
寒重者加痛部循经熨法;热盛者加痛位经脉的络穴点刺、经筋拨法;湿浊者加脾之大络滚法;风邪入侵,疼无定处加太阳皮部遍刮法,手足经筋局部拨法。
4.方义
分部取穴,以局部为主要治疗方案,结合循经走向和络脉、经筋以求疏通经络气血,除湿止痛。
【医案举例】
华女士  42岁  工程师  1999年10月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十余年。关节已变形,手足指趾均屈而不展,握力极弱,关节肌肉疼痛,不能正常生活。行动艰难,背弓难伸,体瘦、面黄、目干涩、耳鸣、口干咽燥、心悸、胸闷,纳差,大便难,小便少,舌红而瘦,无苔,脉沉细,尺全无。
辨证:心肾阴虚
立法:滋补肾阴兼益心活血止痛
砭术治疗:中脘、下脘、神阙振法;命门肾俞擦法;委中、委阳、曲泽、少海叩法;足少阴经筋拨法加刮法,每次40分钟,每周2次。膻中、神门、太渊、阳池、照海、大钟、解溪守法,每日6~8小时。磬琴击法每日30分钟。月余诸症渐轻。2000年春,背部直立,足部伸展,已能穿高跟鞋行走如常人。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