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健康及养生美容较男人更加依赖于气血的运行,更加依赖于温度的感传,而泗滨砭石因其“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特质及受热快及存热时间长的物行,故以泗滨砭石为工具,以砭术手法作用与于女子养生美容举例之痛经,以祛淤止痛、气滞者行气活血止痛、寒凝者砭石温经散寒止痛等,见效快,养生美容效果好。
【临床表现】
1、原发性者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继发性者多见于已婚或经产妇。常与情志因素有关。
2、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剧痛难忍而昏厥。发生在经期或经行前后而具有周期性。小腹可有触痛及稍有腹肌紧张,无发热现象。
3、继发性痛经者妇科检查盆腔内可有粘连、肿块、结节、增厚等改变。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与冲任、子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有关,且分虚实。
虚证:不荣则痛,由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痛经。由于气血不足或是脾胃功能不健运,气血运行无力,滞而不畅,或肝肾脏腑功能亏损所致的精亏血少,使妇女生理密切关系的冲任二脉失于濡养,造成痛经。
实证:不通则痛,由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痛经。气滞血淤,经血滞于子宫,或感受寒邪,平时过量吃寒凉生冷食物,使血为寒凝,或是因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与血搏结,以致气血凝滞不畅。由于月经前或月经时,气血下注冲任、子宫,胞脉,造成壅滞,塞而不通,所以会痛。
【辨证】
1、气血瘀滞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行不畅,经前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斑点。
2、寒凝胞宫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暗有块,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润。
3、气血两虚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空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面白无华,神倦乏力,舌淡苔薄。
【治则】
治法宜祛淤止痛。气滞者行气活血止痛,寒凝者温经散寒止痛,湿热者清热除湿止痛。在治疗方面,急则治其标,以止其痛;痛止后则治本为主。例如,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痛经,如果治好盆腔炎,痛经自然痊愈。
【处方】
以足太阴经腧穴为主
关元下腹部正中线,三阴交足内踝上3寸,地机小腿内侧膝盖皱折处向下9厘米,十七椎第5腰椎棘突下。
【加减】
寒凝胞宫加水道温经止痛;气滞血瘀加合行、太冲、次髎调气活血;气血两虚加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痛。
【方义】
关元属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砭之行气活血、化淤止痛,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脾、肝、肾;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阴经循于少腹部,阴经郄穴治血症,可调血通经止痛,十七椎是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
【补泻】
寒凝胞宫、气滞血瘀,泻法。气血两虚者补法。
【砭术手法】
循经络皮部:腹部气海、关元;脊背部肝俞、脾俞、肾俞、胃俞、八髎;下肢部血海、曲泉、三阴交;擦、刮、叩、并点刺。
砭石温灸器灸或砭射古法药艾条灸治小腹区气海、关元、神阙。
以砭砧、砭板、砭椎擦刮叩诸佩穴。或佩带砭石腰带椭圆佩于腰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