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身处忧患者十有八九,而全于福寿者十之一二。故居则排八字求其祸福,行则摇六爻定其吉凶,人之常情也。岂能以迷信待之?而中华易学术数,乃华夏文明之幸福哲学也。
人为万物之灵,但终为天地一物。凡物之存,固有其时空。时空流转,吉凶判矣。传统术数本诸易经,其分枝甚多,犹以四柱、风水为其中显学。四柱偏重时间效应,风水专着空间位置;命理乃为先天禀赋,地理则为人力抉择。二者如能综而应用之,则于求民生福祉,实深有裨益也。
今吾兄震生,既于高等学府研修现代科学之余,又对传统易学情有独钟,天资聪颖,谦逊好学,且多得有缘之士指点,如假以时日,自当能窥其堂奥而抉其微旨矣。
余乃荆楚鄙夫,而立之外回首前尘,名利犹如画饼。寂寞之时,于易学四柱中探寻命运轨迹,恍惚间已浪掷光阴十余年,虽小有所得,亦属敝帚自珍,而性本保守,则醉醒堂命理只供自娱自乐而矣。
岁踵孟冬之际,冬寒初逞,草木凋霜,忽得震兄自南粤见赠《地理辨证疏》之复印本,拳拳乎诚挚之情跃于纸册之外。蒙其不弃,足感慰藉。
夫命本幽微,而识者诚少,观乎网上,知其皮毛而自以为有所得、浪指一端者如过江之鲫,则命理不能广而流传,是有其故也。
书此以谢,与震兄共勉。